欢迎访问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官方网站

设为首页 收藏网站

裹中参西,厚德精医

新闻中心

您的位置: 首页>新闻中心>医院新闻

谈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

发布时间:2013-04-11来源:作者:杨益宝审核:本站原创点击:

分享到:

 

  据中国网4月11日讯,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近日组织国家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专家组,结合现有病例诊疗经验,对《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(2013年第1版)》进行了修订、完善,形成了《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(2013年第2版)》,供医疗机构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诊疗工作中参考使用。诊疗方案指出,H7N9禽流感病毒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,提倡早发现,早治疗,中西医并重,是有效防控、提高治愈率、降低病死率的关键。

  《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(2013年第2版)》中,对中医药治疗开出的两个中医药治疗参考处方进行了相应修改。其中:

  1. 发热、高热、咳嗽、痰少、喘闷、白细胞减少或疑似、确诊等患者:

  疫毒犯肺,肺失宣降证。

  症状:发热,咳嗽,少痰,头痛,肌肉关节疼痛。舌红苔薄,脉数滑。舌红苔薄,脉滑数。治法:清热解毒,宣肺止咳。

  参考处方和剂量:银翘散合白虎汤。

  金银花30g、连翘15g、炒杏仁15g、生石膏30g

  知母10g、桑叶15g、芦根30g、青蒿15g

  黄芩15g、生甘草6g

  水煎服,每日1—2剂,每4—6小时口服一次。

  加减:咳嗽甚者加枇杷叶、浙贝母。

  中成药: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、连花清瘟胶囊、金莲清热泡腾片等具有清热解毒,宣肺止咳功效的药物。

  中药注射液:喜炎平注射液、热毒宁注射液、参麦注射液。

  2.高热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感染性休克等患者:

  疫毒壅肺,内闭外脱证。

  症状:高热,咳嗽,痰少难咯,憋气,喘促,咯血,或见咯吐粉红色泡沫痰,伴四末不温,四肢厥逆,躁扰不安,甚则神昏谵语。舌暗红,脉沉细数或脉微欲绝。

  治法:解毒泻肺,益气固脱。

  参考处方和剂量:宣白承气汤合参萸汤。

  生大黄10g、全瓜蒌30g、炒杏仁10g、炒葶苈子30g

  生石膏30g、生栀子10g、虎杖15g、莱菔子15g

  山萸肉15g、西洋参15g

  水煎服,每日1—2剂,每4—6小时口服或鼻饲一次。

  加减:

  高热、神志恍惚、甚至神昏谵语者,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;

  肢冷、汗出淋漓者加炮附子、煅龙骨、煅牡蛎;

  咯血者加赤芍、仙鹤草、功劳叶;

  口唇紫绀者加益母草、黄芪、当归。

  中成药:可选择参麦注射液、参附注射液、喜炎平注射液、热毒宁注射液。

  其后特别注明,以上中药汤剂、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不作为预防使用。

  

  早在4月3日,国家计划和生育委员会就发布了《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(2013年第一版)》,其中在中医药治疗方面,辨证论治分两个证型治疗,开出了两个中医药治疗参考处方——疫毒犯肺,肺失宣降证用“桑叶、金银花、连翘、炒杏仁、生石膏、知母、芦根、青蒿、黄芩、生甘草”治疗;疫毒壅肺,内闭外脱证用“炙麻黄、炒杏仁、生石膏、知母、鱼腥草、黄芩、炒栀子、虎杖、山萸肉、太子参”治疗。

 
   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、主任医师陈斯宁认为,这两个处方均是治疗用方,用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治疗,不是用来预防疾病的。那么,人们是否需要服用中药来预防H7N9禽流感?板蓝根可预防H7N9禽流感吗?
 
  首先,预防禽流感应从自身做起:避免去暴发禽流感的地区,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,接触禽类后要洗净双手;注意提高自身免疫力,加强体育锻炼,避免过度疲劳;注重室内空气流通、环境清洁,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。陈斯宁主任医师强调,一般人群没有必要服用中药来预防。如果需要参考,须结合广西的地域情况以及个人情况辨证施治,在此仅提供一个参考方:银花10g,桑叶10g,芦根10g,藿香10g,太子参10g,每日1剂,水煎服。此方为个人经验方,在适当使用清热解毒化湿中药的同时,注意辨证添加了补益正气的中药,虽然方药比较温和,但也不是人人都适用,如脾胃虚弱、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和小孩都不适合服用,同时,也再次提醒广大民众,用药需谨慎。
 
  板蓝根有清热解毒、凉血利咽的功效,有抗病毒作用。陈斯宁主任医师认为,板蓝根对风热类感冒适宜,对脾胃虚寒体质的人不合适,脾虚者喝板蓝根反而会损伤身体的正气。因此,在没有发病的情况下不建议全民服用板蓝根预防。一些高危人群,比如出现了流感样病例,可以适当服板蓝根预防。患了病最好立即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。
 

清廉瑞康

预约挂号

门诊流程

医保指南

健康体检

联系我们

返回顶部